未标题.jpg

贠晓晴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5)

2018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5)

2022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特等奖”(4)


主要贡献:

1.深入学习《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铁路“十三五” 发展规划》《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等国家文件, 了解国家铁路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参与走访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及各站段,准确了解行业企业对高铁运营人才提出的适应数字化技术发展、掌握智慧化运营手段的新要求。根据行企需求,遵循教育规律,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推动高铁智慧运营人才四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协调各院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并组织实施,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课程资源数字化改造、课堂教学数字化改革等工作落实在人才培养全过程。

2.协调开展高铁运营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工作, 依托建成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组织教师开展“课堂革命”,参与起草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文件,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3.以营造虚拟与实体资源建设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平台为目 标,协调并积极参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等3个专业的       高等职业教育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建设、验收工作。遵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设逻辑,推进资源库建设,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持续扩大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辐射效应;积极参与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协调并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态教材、智慧教室等建设工作。

4.参与行业企业人员的座谈和调研,了解高铁智慧运营人才新要求。协调开展“2+1”校企联合培养工作,遵照国铁集团岗位培训规范,组织开展“2+1”校企联合培训,协调校企教师共建数字化课程资源,推进师资共享,提升高铁智慧运营人才培养质量。

5.参与成果申报书、成果总结报告等材料的撰写工作,在成果实施及总结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成果获奖证书及文件、成果应用推广效果证明、成果内容支撑等材料,为成果申报打好基础。

6.参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省内外高职院校来校交流活动, 围绕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专业资源库及高铁运营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与兄弟院校广泛交流,促进课程互选、推进资源应用。

7.参与子成果: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企“共建共享、动态开发”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教材的研究与实践》。